聊城新聞網 2006-2021 版權所有
新聞熱線:0635-2921017
來源:聊城日報發布時間:2021-10-29 09:33:24
■ 沈欣欣 宗兆良
金秋十月,黃河沿岸,膠城鵲鄉,山清水秀。從這里游出來的黃河鯉魚聞名遐邇,成為東阿特色美食中的一絕,吸引了眾多外地游客慕名而來。
如今,以“東阿黃河鯉魚”地理標志產品為代表的東阿縣漁業實現了從傳統養殖到規;、集約化、標準化養殖的華麗蛻變。東阿黃河鯉魚躍過“龍門”,游到全國各地,打響了“中國黃河鯉魚之都”這張城市名片。
東阿縣大橋鎮繡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工人正在捕撈黃河鯉魚! 趙廣學
科學種養 培育健康好鯉魚
10月19日,記者走進位于東阿縣大橋鎮的繡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。天氣漸冷,但合作社標準化養殖池塘里,一尾尾金鱗赤尾的黃河鯉魚正在自在游弋。
“別看池塘這么大,但黃河鯉魚只在這4條循環水養殖水槽里養殖。我們運用氣提式增氧方法,在很短的時間內使整個池塘的水形成環流,保證了黃河鯉魚獲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優的攝食效率。”繡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程興同說。隨后,程興同打開手機上的“漁業通”App,主頁上,池塘整體運行情況清晰可見,養殖水體的pH值、溶解氧、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指標也一目了然。
近年來,東阿縣大力推廣“互聯網+漁業管理”模式,將計算機技術與漁業的生產管理、專家服務、全程追溯等工作深度融合,有效提升了漁業技術推廣服務效能。繡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承載著黃河鯉魚良種繁育的任務,2015年繡青黃河鯉魚良種基地正式被命名為“省級黃河鯉魚良種場”。目前,該良種場更新保存黃河鯉魚親本3000組,年繁育能力可達1.5億尾。
繡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黃河鯉魚喜獲豐收! 趙廣學
抱團發展 鯉魚養殖產業化
“去年年初,我們開挖了10畝(1畝約合666.7平方米)魚塘,6月份投放魚苗,沒想到當年不僅收回了成本,加之回收、銷售合作社其他社員的黃河鯉魚,年凈收入13萬元。”作為姜樓鎮孫茂宇村的養魚致富帶頭人,嘗到養魚帶來的甜頭后,孫慶才樂此不疲地引導村民加入養魚合作社,忙碌的他整日穿梭在村子里、活躍在田野間。
在孫慶才的示范帶動下,該村已有5戶村民加入到東阿黃河鯉魚養殖隊伍中來。
東阿黃河鯉魚養殖的專業化發展,離不開新型職業農民作支撐。為擴大養殖規模,打消養殖戶顧慮,東阿縣通過統一苗種供應、統一飼料供應、統一疫病防治、統一養殖標準、統一品牌銷售、統一保價收購的“六統一”模式,將技術和服務送到養殖戶家門口,真正實現了規;洜I和抱團發展。目前,全縣擁有22家漁民專業合作社,年產東阿黃河鯉魚5600噸,產值達1.6億元。
產業融合 發展休閑漁業
10月23日,在魚山鎮休閑漁業公園,前來垂釣的游客絡繹不絕。
“這個項目計劃總投資6000萬元,主要建設觀光橋、水系、養殖區和餐飲中心等基礎設施,打造集特色農家宴、垂釣、水上游樂、果蔬采摘于一體的多功能生態農業觀光區。”該公園負責人周麥壯說。如今,周麥壯的融合發展思路,讓漁業公園嶄露頭角,被授予“中國休閑漁業旅游目的地”稱號。
魚山鎮休閑漁業公園只是東阿縣發展休閑漁業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東阿縣充分發揮“東阿黃河鯉魚”的文化優勢,先后培育了“華龍雅苑”“龐玲垂釣”“黃河漁家”“洛神湖魚樂”“十八灣休閑漁業公園”等休閑漁業點,全縣休閑漁業經營收入達6000萬元。
“東阿黃河鯉魚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,我們要充分發掘文化內涵,提升品牌價值,全力打造東阿黃河鯉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。”東阿縣畜牧水產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孫希玲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