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新聞網 2006-2021 版權所有
新聞熱線:0635-2921017
來源:聊城日報發布時間:2021-10-14 16:06:15
■ 本報記者 孫克峰
本報通訊員 呂彥霞
入秋以來,我市降水頻繁,導致土壤水分飽和,部分地塊出現積水,嚴重影響小麥適期播種。10月12日,市農業農村局研究員朱傳寶介紹,針對當前我市農業生產實際,應推廣“四補一促”小麥栽培技術,確保小麥應播盡播,為明年夏糧豐產豐收打好基礎。
朱傳寶說,要選用優良品種,以種補晚。今年麥收期間,多地小麥良種繁育田遭遇降雨,種子發芽率降低、芽勢弱,要避免使用雨淋后不達標的種子,選擇使用達到國家標準的合格種子。要提高播種質量,以好補晚。今年,小麥雖然播種偏晚,但底墑充足。要提高整地質量及秸稈粉碎質量,杜絕在播種基礎差的情況下搶耕搶種。要應用寬幅播種機械播種,適當淺播,一般播深以3厘米—4厘米為宜,確保苗齊、苗全、苗壯。要適當增加播種量,以密補晚。要根據“早播少播、晚播多播”原則,視情加大播量,一般在適播期后,每推遲一天播量增加0.5公斤,確保構建合理群體。要科學配比肥料,以肥補晚。積水地塊容易造成養分淋失,播種時要施足底肥,適當增施磷鉀肥,促進壯苗,增強小麥抗逆能力。要選用配方肥,避免單一施肥,保證小麥生長養分充足。
朱傳寶建議,要加強管理,促早發快長。小麥因播種晚,冬前生長量不足,必須加強各個生育期管理,促進穗大粒多粒重。要抓好種子包衣或拌種,選擇對路藥劑,提高包衣或拌種質量,降低小麥苗期病蟲害發生基數。晚播小麥宜在年后返青期抓住春季氣溫穩定回升后,及早實施水肥齊攻,以促苗早發快長。如此,各個環節管理到位,小麥不會因晚播而影響產量。